
之前有專家表示根據目前流行病學認知,新型冠狀病毒對于兒童等年紀小的不易感。但隨著疫情的發展,1月24日廣西新增一病例為年僅2歲的女孩,1月25日陜西新增一病例為9歲女孩。事實說明,在新型冠狀病毒面前,沒有感染過這個疾病的人群都是易感的。
湖南省兒童醫院呼吸一科主治醫師吳碧琛表示,相對于感染的人數來說,目前兒童病例所占比例很小,但嬰幼兒自身免疫力低,本來就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面對這樣的新型冠狀病毒,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兒童該如何預防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湖南省兒童醫院呼吸一科主治醫師吳碧琛,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廖亦男,感染科主管護師覃芳華給出了建議。
少出門,謝絕訪客
首要是少出門,不帶孩子去人多密集的地方,走親訪友也是不妥當的。家中應謝絕訪客,尤其是有過疫區暴露史的,避免人群聚集引起病毒傳播。
家長外出接觸人群后回家應換衣服后再接觸孩子,如果父母有呼吸道癥狀,應盡量隔離。居家也要早中晚定時開窗通風,每次時間為30分鐘。
教會孩子正確洗手就是預防疾病的關鍵一環。咳嗽、飯前便后、打噴嚏、接觸唾液、鼻涕等分泌物后,一定要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并且持續30秒以上。
75%乙醇、含氯的消毒液可以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因此在沒有流動水的情況下,可以選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要防止孩子用完免洗洗手液后把手放進嘴里或者揉眼睛等引起中毒。
出門佩戴口罩,N95口罩不適合孩子使用
孩子呼吸功能相對成人差,孩子1歲以下不適合戴口罩,1歲以上孩子出門都應該佩戴口罩,但家長要時時注意孩子有無呼吸困難等不適。
N95口罩雖然阻擋病毒能力最強,但使用時會減少呼吸空氣量,導致呼吸費力,因此N95口罩不適合孩子使用,主要選用兒童醫用外科口罩。
口罩佩戴前要洗手消毒,然后確定口罩的正反面,再拉開口罩的褶皺,有鼻夾的在上方,口罩必須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佩戴好后用雙手食指壓緊鼻梁兩側鼻夾,確保貼合皮膚,不漏氣。
口罩內外不能交替使用,2-4小時需更換1次,當口罩受潮或被分泌物污染,應及時丟棄。
如何判斷發熱是新型冠狀病毒所致
冬春季節本是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大部分孩子生病可能還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或者流行性感冒等,家長不要驚慌。
但是如果有以下情況,需要警惕:一是發病前兩周內有武漢市旅行史或居住史;二是發病前2周內曾經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癥狀的患者,或有聚集性發病。有以上流行病學史,若有發熱,咳嗽,腹瀉等癥狀,建議到就近指定開設發熱門診醫院進行常規血常規以及流感病毒篩查,必要時完善胸片檢查,聽從醫生建議,遵醫囑治療。
去醫院如何做好防護
原則上,孩子只是常規體檢或復查的疾病,能推后盡量推后,避免去醫院。
一定要去醫院時,沒有流行病學接觸史的,選擇兒童醫院或綜合醫院兒科門診,請盡量提前預約門診號,按時到達,減少在醫院停留時間。
沒有預約,只有急診,也建議帶上退熱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口罩、免洗洗手液或者帶酒精的一次性濕紙巾、水杯、隔汗巾、就診卡、醫保卡等。
若有明確流行病學接觸史的,就近至官方公布的發熱門診就診。
不管在任何科室就診,應配合醫生治療,聽從安排,盡量不觸摸公共設施,戴好口罩,避免用手揉眼睛,避免手入口,醫院出來后盡量流動清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文/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