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北京會議中心,全國政協婦聯界別聯組會議上,委員們討論嬰幼兒托管的議題。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隨著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0-3歲嬰幼兒誰來照看”成為擺在新晉父母、準父母面前的一大難題。
2016年原國家衛計委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產假時間平均為124.8天,而當前多數幼兒園僅接收3歲以上幼兒,在入園前長達兩年半左右的時間里,嬰幼兒的照料仍需家庭承擔。城市35.8%的3歲以下嬰幼兒家長存在托育需求,無祖輩參與照看的家庭托育需求達43.1%。
一方面,3歲以下幼兒的托育服務剛性需求猛增;另一方面,市場良莠不齊,嬰幼兒托育服務成了一個難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此有了回應。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
全國兩會上也涌現了不少關于0-3歲嬰幼兒托管服務的提案、建議。民盟中央建議采用各級政府設立托幼工作協調小組、出臺優惠傾斜政策、鼓勵社會力量開辦托育機構等辦法解決幼兒入托難問題。
調查
近一半家長想把孩子送至托育機構
事業單位職工王朵(化名)的孩子今年一歲零四個月,但照看孩子的保姆已經換了5個?!氨D凡缓谜遥覀兠嬖嚵巳氖畟€保姆,但確定下的保姆每個雇傭期平均下來就3個月。更換保姆頻繁有很多種原因,但主要還是因為她們在育嬰方面不夠科學,用的還都是老辦法?!蓖醵涓嬖V記者。
王朵也考慮過把孩子送到托幼所,找了幾家托幼班,問了價錢,“一幫年輕女孩看五六個孩子,總覺得不太靠譜。”王朵索性放棄了。
目前,雙職工家庭在中國越來越多,對孩子的啟蒙教育越來越看重,而幼兒園只接收3-6歲兒童。
不少家庭選擇讓父母帶孩子,但王朵和丈夫的父母尚未退休?!熬退闼麄兺诵萘?,也有自己的打算?!蓖醵湔f。
2017年,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對天津、黑龍江、山東、四川四省市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近半數家庭有0-3歲托育服務需求,雙職工家庭需求更高。希望將3歲以下孩子送至托育機構的占48.2%,父母均工作的雙薪家庭為50.2%。母親正處于孕期的比例為51.5%。
但在巨大的需求背后,是托幼市場的空白。據原國家衛生計生委2016年開展的調查顯示,城市3歲以下嬰幼兒在各類托育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1%。而在經合組織國家,2005-2014年10年間接受正規托幼服務的3歲以下兒童占比從26%提高到34%。
據上海市婦聯2017年初的調查,88%的上海戶籍家庭需要托育服務,上海有超過10萬的2歲兒童需要托育服務,而上海市集辦系統與民辦系統合計招收幼兒數僅為1.4萬名。
而在2015年上海市獨立設置托兒所僅35所,比2011年減少21所;在0-3歲80萬左右嬰幼兒總數中,能上托兒所的只占0.65%。
北京也有同樣的狀況,北京市副市長王寧2018年5月表示,上世紀90年代到2010年左右,由于國有企事業單位剝離社會服務職能以及小區配套幼兒園配建不到位等原因,北京市幼兒園、托兒所的數量在20年間減少了三分之二。
現狀
尚無全國性政策指導托幼服務發展
在數量稀缺的托幼市場,托幼所管理體制尚不健全。托育行業沒有明確的政府主管部門,亦缺少相關政策指導、行業標準和有效機制。
韓蕾(化名)是一名高校職工,去年,她給一歲孩子找了一家日托班,當時韓蕾看重這家日托班是大機構。結果到去年7月,日托班在未通知家長的情況下,私自更換了地址,從別墅區換到了寫字樓。
“不少家長都不滿意,要求退出,簽訂了退款協議,機構說45天內到賬,結果年底都沒有退款。”韓蕾把家長們的情況總結起來,有的被拖欠了2萬元,多的有被拖欠了7萬元。“60幾位日托班的老師,工資也被拖欠著,她們多半是外地來京的年輕小姑娘?!表n蕾告訴記者。
韓蕾并不是個例。在民盟江西省委會調查中,江西省多數托幼機構是在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的,而且還有一部分機構根本沒有注冊,是管理的真空地帶。
“目前市場上0-3歲的嬰幼兒托育服務鳳毛麟角,少量私立托幼機構雖招收3歲以下幼兒,但大多以早教為主,且大部分是一歲半以上幼兒,主要是為幼兒提供音樂、美術以及智力開發的課程,收費較高,并不是純粹的托幼服務?!比珖f委員、民盟江西省委會副主委陳文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在提供嬰幼兒托管的一方,困擾也存在著。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英才學院董事長楊文在幾年前就已關注嬰幼兒托育領域,并在其創辦的幼兒師范高等職業學校開設試點,招收0到3歲早期教育專業的師范生,同時在學校幼兒園開辦0到3歲的嬰幼兒實驗班。
在研究早期教育課程和幼兒園開辦條件的過程中,楊文發現,由于橫跨教育部、婦聯、衛計委多個政府部門,嬰幼兒托管機構在政府管理層面尚未出臺統一標準,包括選址、師生比例、設施安全性等方面,標準上一直存在空缺。
民盟中央社會委員會副主任馬馳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0-3歲嬰幼兒托育政策在頂層設計上是空白的,這直接影響了地方在解決0-3歲嬰幼兒托育問題上的行動力”。
馬馳認為,托育行業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不完善,行業標準缺失,托育工作缺乏積極引導、規范管理和有效監督,嬰幼兒托管機構市場魚龍混雜,不少托育機構缺乏資質、無照經營,影響了家長對這個市場的信心。
建議
“支持地方政府成立托育專項基金”
今年全國兩會,涌現了不少關于0-3歲嬰幼兒托管服務的提案、建議。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趙東花以全國婦聯名義,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了相關提案。
該提案指出,3歲以下托幼服務體系尚未建立,管理體制尚不健全,國家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主管部門來統一領導全國3歲以下托幼事業發展,缺乏全國性的關于3歲以下托幼服務發展的相關意見和政策措施來指導、規范托幼事業發展,亟須頂層設計規劃,構建相關政策法律體系。
該提案建議,衛健委牽頭建立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發改委將3歲以下托幼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營利性托幼服務機構的安全監管,建立健全托幼服務機構備案登記制度、信息公示制度和等級評價制度等。
民盟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了題為《城鎮0-3歲幼兒入托難問題亟待解決》的發言,民盟中央調研發現,中國城鎮0-3歲托育服務主要問題有:總體規劃缺乏、責任主體不明、資金投入匱乏等。
民盟中央建議采用各級政府設立托幼工作協調小組、出臺優惠傾斜政策、鼓勵社會力量開辦托育機構等辦法解決幼兒入托難問題。
“支持地方政府成立托育專項基金,按出生人口配套相應資金,資金隨人頭流動;探索建立嬰幼兒托育服務意外保障制度,采用各級政府各補貼一點、個人承擔一點的方式繳納保費……”民盟中央在發言中做了具體的建議。
政策
上海、四川已率先出臺地方性法規
對嬰幼兒托管服務的探索,上海和四川已經率先出臺地方性法規。
2018年4月28日,上海出臺0-3歲幼兒托育的“1+2”文件(包括《關于促進和加強本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填補了政策空白,構建起首個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并在5個區先行先試。
文件中對托育機構的場地面積、食品的配送等都設有底線要求,對托育機構的安全防范和衛生保健提出設施配備和管理制度上的要求。并對一些托管機構的管理做出不少細節的規定,比如,托育機構在主出入口、幼兒生活及生活區域等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確保監控全覆蓋。
2018年12月10日,四川省衛健委聯合多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發展的意見》,對建立健全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的政策體系、標準規范體系和服務供給等也作出了相關要求。
國家層面,一系列動作也釋放出不少信號。
2018年8月國務院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通知要求,制定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18部門聯合發布的《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方案明確,要制定行業準入標準、管理規范和監管標準,明確嬰幼兒照護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從業要求、設施設備、技術流程等規范標準。利用社區中心、閑置校舍等存量資源建立嬰幼兒看護中心,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舉辦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提供日間照料服務。并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
據媒體報道,0到3歲托幼階段的規范即將出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牽頭起草《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代擬稿)》,已報送國務院。上述消息早前已經教育部披露。同時,“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事業發展”也成為衛健委2019年的重點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