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高與哪些因素有關:
(1)身高與性成熟早晚有關
成熟年齡的遲早會影響急速成長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長現象發生較早的人,就較快達到終止點;較晚發生的,也較晚達到其終點。當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長高時,性晚熟的少女卻還在長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較高。身高長得最快的時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經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達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長的巔峰期是青春期頭一年,約13~14歲,身高增加可達10~12厘米。
(2)身高與營養有關
全面、合理的營養是影響身高的因素,同時也是補救身高的必要條件。骨骼,尤其是下肢和脊柱,在性發育期新陳代謝最旺盛,這就需要豐富的營養供給。飲食中的高蛋白質,尤其是動物蛋白質和鈣、磷、維生素等無機鹽類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魚類以及各種促進新陳代謝的維生素B族、E族,豆類、雜糧及新鮮水果、蔬菜等所含營養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發育,即骨骼的增長、增粗、增寬和骨皮質增厚。
(3)身高與睡眠有關
對少年兒童來說,睡得好長得高。身高的增長,取決于骨骺的不斷增長,而骨骺的生長又受內分泌腺的控制。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其明顯的規律性,即白天分泌較少,夜晚睡眠時分泌較多當兒童深睡1小時后,生長激素的分泌量,超過白天5~7倍,而深睡時性激素和黃體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顯然,這對兒童身高的增長非常有利。
(4)身高與遺傳有關
人體的最終身高75%取決于遺傳因素。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響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環境條件對身高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外在因素主要是指營養、生活習慣、體育鍛煉等。
(5)身高與體育鍛煉有關
一年的體育鍛煉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鍛煉的同齡者多長1~2厘米,女孩子多長2~3厘米。經常鍛煉的小學生比不鍛煉者高5厘米左右。運動以后生長激素分泌明顯增加,同時,運動還會鍛煉肌肉、骨胳,使之更加健壯。國內外研究者一致肯定:運動有助于長高。
下面一些運動特別有助于孩子長高。A、摸高練習;B、爬桿或爬繩梯鍛煉;C、上體前引;D、交叉伸展;E、跳繩 跳皮筋 踢毽子;F、單桿懸垂;G、游泳。這些訓練會增加關節、韌帶的柔韌性,有助于身高發育。
(6)身高與精神因素有關
精神上受過嚴重創傷的孩子生長發育遲緩,甚至停滯。這是因為不良情緒會影響腦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輕者影響身體發育,重者導致各種疾病。因此,憂傷和郁悶不僅會使兒童少年易患各種疾病,而且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出現“未老先衰”的現象。
與孩子的營養水平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