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26歲上海女白領楊慧接受重慶3歲女童的臍帶血救治的新聞在各大網站傳播開來。
楊慧于去年年底,被檢測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尋求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供者無望之時,一份符合移植需求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給這個病危的女孩帶來希望。5月3日,重慶3歲女童提供的“生命種子”——儲存-196℃的液氮罐下的救命臍帶血,跨越千里,被運抵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進行了干細胞移植,重新建立楊慧的免疫系統,使她重燃了生命的希望。
那么,臍帶血究竟是何來歷,為何被稱為“生命種子”呢?其實,真正被稱為“生命種子”的并非臍帶血,而是其中的干細胞。
干細胞是什么?
干細胞是人類組織器官的起源細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以及多向分化的潛能,可以修復人體組織器官的損傷和衰老,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對抗衰老的目的,因此干細胞又被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擁有巨大的醫學研究及臨床應用價值。目前干細胞的提取主要來源于圍產組織(胎盤、臍帶)中,圍產組織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干細胞及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以及多種惡性血液病方面等方面有顯著療效。
如何儲存干細胞?
縱觀國內干細胞企業,希瑞干細胞是國內首家采用Smart-Vue實驗室環境監測系統的干細胞領域領先企業,擁有國際最先進的設備儀器及專業人才。據希瑞干細胞科研團隊介紹,目前圍產組織胎盤、臍帶組織里的干細胞是臨床應用最佳獲取來源。干細胞的儲存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需要過硬的技術、頂尖的設備及必要的環境條件。干細胞儲存需要經過采集、運輸、制備、存儲四大步驟,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細胞的活性。尤其是干細胞的儲存條件極其嚴格,必須通過逐步降溫的方式儲存到-196℃的液氮儲存罐中進行保存。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2010年-2016年,全國每年有1600萬以上的新生兒出生,但作為珍貴的醫療資源,99%以上的圍產組織,包括胎盤、臍帶被白白丟棄,著實讓人痛心。
值得慶幸的是,由于圍產組織干細胞采集方便、對被采集者無傷害、臨床應用及時、移植后排斥率低且程度較輕等優勢,已逐漸被醫學界所珍視,而父母們也紛紛意識到圍產組織干細胞的價值而選擇為孩子們保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相信不久的將來,凍存的“生命種子”將挽救越來越多的生命。
聲明:中國育兒在線(微信號:china-yuerzaixian)-第一母嬰行業媒體,致力于分享專業、科學、準確、完整的孕育知識和行業資訊,但不保證信息的合理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合理、不準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